当赵本山《卖拐》小品问世后,人们对忽悠产生了更为清醒的认识。当今社会忽悠声此起彼伏遍布了各个角落,忽悠营造了“市场”,忽悠创造了“招牌”,忽悠打开了“销路”,忽悠刷新了“记录”。忽悠的作用日渐增值,忽悠的场所日渐拓宽,忽悠的功效日渐明显,忽悠的硕果日渐丰厚。由忽悠上市了一批新品,由忽悠推举了一批新人。忽悠者上下嘴唇不停地张弛,四肢不断地伸展,字字句句秀美的吹捧,时时事事跟踪的到位,使被忽悠者由木讷转为“精明”,由迟钝转为“灵活”。一番推心置腹的规劝,心软了;一套美妙至极的吹捧,心浮了;一张和谐可亲的面容,心诚了;一声亲切和善的称谓,心动了。此时被忽悠者已敞开心扉,打开封闭的思维,把迷茫的大脑全方位顺从的交给忽悠人,本不想买的东西,买......吧,本不想做的事情,做......吧,本不想走的路,走......吧。忽悠者虽已口干舌燥,但九牛二虎之力没有白费,用尽世上最美的语言,使尽世上最妙的招法,终于拿下又一个目标,取得忽悠的又一次胜利。在忽悠队伍逐渐扩大的同时,我们的生活也日益充满夸张的烟雾,我们不得不向自己和他人提出自我警示,只要虚荣心还在,只要自尊心不守,就会被忽悠弹击中。 ……
|